306.第306章 人才济济(一)

2016-06-18 作者: 红色可乐
  大明朝对于官员非常苛刻,从太祖朱元璋开始,官员俸禄少的简直就跟噩梦一样。

  而且对于官员收受贿赂,只要超过五十两就会除以极刑。

 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,官员的贪墨依然是难以禁止的。

  朱元璋砍了一批人,又一批人,但是官员依然贪墨他们的。

  很多人不一定需要钱,但是他们依然要去贪污,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庞大的幕僚团体需要照顾。

  作为这个团体的代表,官员要花费大量的物资去维系。

  朱元璋自己或许能够免俗,但是到了他儿子那里,又不得不重视大明朝最大的幕僚机构,那就是内阁。

  所以说大明朝行政机构的维系,离不了的幕僚的。

  这些幕僚们依靠官员而存在,为官员出谋划策,本身自己也获得一定的利益,或者一个施展报复的舞台。

  不管文官还是武官,其实都是这样。

  在外界想来,像是李栋这种权势的人物,一直没有幕府,是意见非常奇怪的事情。

  外界甚至传言李栋是七手八脚的人物,一个人可以做好几个人的事情。

  但是如今李栋也开始需要幕府了,这让很多人反而很高兴。

  起码他们知道,李栋是实实在在的人类,他也需要别人辅佐。

  而且陕西虽然人口相对稀少,但是作为北方少有的和平地区。

  这里凭借李栋一个武将治理,在很多人看来都不是好事。

  所以李栋一个武将,建立起幕府机构,来控制他的指挥使司,对于百姓的未来或许是一件好事。

  幕府的建立,其实反映最大的便是民间的文人,这表明李栋不仅仅在依靠当年的老人,而是进一步开始吸取外面力量,进入他们权利的核心。

  这让在野的很多文人开始意识到,幕府的出现,陕西需要的人才也就越多,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也许真的来了。

  陕西前身便是绥德卫,鞑子灭不了他,白莲教打不过他,朝廷也剿灭不了他。

  一直到陕西远征鞑子,灭了鞑子的国都,让很多人开始认识和接受陕西。

  就连朝中的大臣,也开始拉拢李栋,尤其是已经成为都督府的都督,建威将军,只要不犯大错,将来位极人臣那是必须的。

  在加上陕西布政使陈奇瑜与陕西若即若离的关系,陕西大族逐渐接受陕西,并在陕西的支持下,谋取更多的利益,很多人都开始接受陕西。

  当然这其中,实用主义的文人居多,但是李栋需要的也就是实用主义的文人。

  李栋绝对不会需要那些所谓的的被道德束缚的文人的。

  那些所谓的实用主义文人,他们之所以妄图加入陕西。

  其实目的很简单,一个是功成名就,改变自己郁郁不得志的生活,另一个则是享受陕西的胜利果实。

  就算这一次不能加入幕府的高层,在幕府的各司局做一个副手,再不济做个科长也是可以的吧。

  陕西五年,将军府在延安一带设立了大规模的骏图,大量的百姓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的几乎,不知道让外省的百姓有多么羡慕。

  当今的大明朝连年干旱,或者大涝,现在大明朝安定的地方太少了。

  因为天灾之后,必有人祸,很多人借着天灾为祸一方。

  兼并土地,欺压百姓,甚至不少小地主,文人家庭,也难以存活。

  尤其是西北的环境,每况日下,几乎到了每个府县都有大量人早饭的境地。

  在这种情况下,想要生存,真的非常的艰难。

  当很多文人听说最早投靠陕西的一群文人,他们也是来自山西、甘肃等地,而且他们处于陕西的几层。

  但是他们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,或许过的有些清贫。

  当然这种清贫完全是相对而言的,其实他们的的俸禄比起大明朝要高很多。

  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养廉地,养廉银,好友效绩俸禄,其实这些折合起来已经不低了。

  他们唯一郁闷不已便是各种灰色收入的失去。

  李栋才不是唐太宗,他不管什么钓鱼执法,他只知道不管黑猫白猫,只要能抓到耗子便是好猫。

  所以陕西的暗探最经常做的事情便是钓鱼执法,拿着大额的银票贿赂官员,只要他敢收,立刻拿入大狱。

  所以陕西的官员在他们看来,没有那么自由,也严格了很多。

  但是在其他人看来,这简直是桃花源了,官员几乎每天都可以吃肉,官府不克扣俸禄,朝廷不需要官员捐献银两,而且只要有政绩,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。

  如今这个时候,哪里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,就算是崇祯皇帝他老人家也不愿意啊。

  所以当他们听说幕府高效的开始运转,并开始大规模从社会聘请才德之士。

  很多人都很后悔,他们不懂实干的才学,只懂得经书。

  那些以前属于自己的吏和幕僚反而有了很不错的表现机会。

  这让很多人都非常后悔,早知道今日,当日变不该什么事情都让他们做,到了现在白白的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。

  陕西从辽东救回了百姓二十余万,重振皇帝有令,让这些百姓成为了军户,而且还吩咐陕西开始纳税。

  很多人都以为陕西会拒绝,但是谁能想到陕西竟然一口应承下来。

  第一次纳税,便是整整四十余万两税银,陕西缴纳的可都是军屯的粮食啊。

  这下子不仅仅是崇祯震惊了,那些文人也震惊了。

  谁能想到,当年穷得不行的地方,如今会被大量的开垦,成为了塞上江南。

  而如今陕西幕府的扩编人,让全国各地不知道多少文人眼红的厉害。

  而对于陕西的飞速发展,其实陕西本地的文人是又爱又恨的。

  当然所谓的恨,也只能表面说说。

  毕竟他们跟着陕西的脚步,获得了那么多的利益。

  而他们对陕西的恨,完全是因为陕西对于逃税的家族惩罚的太过于狠了。

  这也是陕西很多家族不愿意跟陕西合作的原因,因为陕西要从他们身上吸血,而不是和他们一起镇压剥削百姓。

  在他们看来,陕西应该走江南模式,发展商业,但是却不该收商税,这样的陕西才是陕西的天堂。

  所以很多文人虽然嘴上不说,但是心里上颇为抱怨,他们也不敢说出自己不支持陕西的原因,只是借口文人不应该屈服在武将的淫威之下。

  很多人都在传说,陈奇瑜将女儿嫁给李栋的事情,就连陈奇瑜这种封疆大吏都开始向李栋支持,为自己安排后路,洪承畴都被李栋逼到了山西。

  其他省份的文人反而没有那么多的顾及,因为到了现在,他们都没吃到肉。

  所以他们非常饥渴,而陕西的文人已经吃到了肉,他们在吃肉的同时,讨厌做饭的主人,因为主人收钱,因为主人管着他们,让他们吃的肉不够多,不够爽。

  但是陕西之外的文人却不这样想,他们多的日子太过于艰苦。

  陕西的文人不愿意做的事情,不代表他们不愿意做。而陕西也非常清楚,你们这些破落的陕西文人不愿意做的事情,不代表别人也不愿意做。

  大明崇祯五年四月中旬开始,陕西将军府和各幕府求职人员变开始变得格外的多起来。

  特别是政务司,作为核心部门,不追到多少人渴望在成熟稳重的张不凡手底下做事。

  因为张不凡懂得千金买马骨,他手下有个叫做陈生的少年,一步登天,过着别人梦寐以求的日子。

  政务司门庭若市,很多人都在幻想着一个机会,自己能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
  当然,陕西教育司大门之前也占满人,虽然陈曦妤名义上代管着教育司。

  但是烦闷的教育司的工作,根本不是陈曦妤能做的来的。

  其实教育工作的重任,最后还是要落到吴又可身上的。

  不停的有同年和老乡,不远千里来到陕西,找自己希望能谋求一官半职。

  他们找吴又可注定要失望,要知道吴又可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。

  他不是不会推荐人物,但是却要能入得了吴又可的眼睛,但是在吴又可看来,很多往日的朋友太过于趋炎附势了。

  这让他很不喜欢,所以他虽然忙碌的不可开交,每日都要招待,但是真正的推荐却不多。

  倒是陈曦妤虽然接待的人不是很多,但是却遇到了真正的人才。

  此时厅内的两个人,都是书生打扮,没有任何教条,而且眼神里非常有神。

  尤其是其中一个年轻人,身子俊朗,面带自信,一看便是心中有真才实学之人。

  对于迎面而来的陈曦妤两个年轻人没有丝毫震惊,反而站起身来见礼。

  两个人都是大家子弟,身材都非常高大,此时来见陈曦妤穿的也非常正式。

  青袍儒衫格外的的整洁,却是一直谋划为岁陕西效力的秦无涯和李岩二人。

  他们两人在陕西四处看了也有些日子,也颇有一些收获,最终他们找到了陈生。

  要说陈生也是年轻人,年轻人之间想要互相接受是非常容易的。

  三个人见面非常投缘,所以陈生将二人带到了将军府。
关闭